查看原文
其他

微党课 | 弘扬延安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人文能建 2022-11-06

微党课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掌握实事求是的精髓和灵魂

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

让其成为我们永不懈怠

一往无前的行动指南


小故事


“实事求是”

1943年11月落成的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

正面墙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实事求是”


1943年11月,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党校修建了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千余人的大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看,虽然建筑物雄伟、宽敞,可总显得少点什么。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题词。一说题词,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范文澜老先生。但范老试着写了几条,连自己也不满意,于是提议去找毛泽东。


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他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大家齐声称赞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研究得精深、透彻,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之后,这四个大字被加工刻在四块方石上,镶嵌在礼堂的正门上方。


“实事求是”的石刻镶嵌入正门后,犹如画龙点睛,使这座建筑物倍生光辉。从此,这一题词就成了党校学员乃至全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右铭。


核心课程


实事求是成形于延安时期并成就了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历史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全党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从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赋予实事求是这句中国古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推进了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的成熟,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概念的提出

从已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寻找“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历经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其世界观发生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实际。1930年1月和5月,他先后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两篇文章,系统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对八七会议以来党内一直存在“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悲观主义和形式(本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从这些文章内容看,实事求是的思想已经跃然纸上。


随后,毛泽东又撰写了《辩证法唯物论提纲》《实践论》《矛盾论》,并明确提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并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实事求是的含义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毛泽东还解释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这样,经过改造后的“实事求是”已进入哲学最高领域,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如何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只能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搞成功。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号召大家调查研究,把中国的实际情况搞清楚。他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研读马列著作,思考当时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逐渐积累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第一”的理论素养。


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来看,此时毛泽东已娴熟地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矛盾论》中都引述和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使毛泽东形成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娴熟地掌握了重视事物的特殊性和正确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方法。


其二,是在《实践论》中引述和强调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使毛泽东形成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的认识论,娴熟地掌握了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关系的方法。


毛泽东经过长征到陕北,在研读马列著作的基础上,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通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述了党的政治路线;通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述了党的军事路线;通过《矛盾论》《实践论》,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


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走群众路线。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从根本上看是阐明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关心群众生活,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先河。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


坚持实事求是要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思考题


1

“实事求是”的提出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2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

3

如何坚持实事求是?


主讲人:孙小元,中国能建职培中心



课   程

回   顾









微党课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神奇战法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